1、各種營養元素之間不能互相替代。作物正常生長需要16種營養元素,盡管它們在作物體內含量差異十分懸殊,但它們各自都有其特殊作用,彼此間都是同等重要,不能相互替代,錯誤的偏施某種肥料,都能導致養分不平衡,使作物產量降低,品質下降。
2、施肥要有針對性。因為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不同,為了發揮不同作物的最大增產潛力,肥料一定要根據作物的特點施用。如莖、葉為主的需施較多的氮。以籽實為主的需施較多的磷。根莖類作物則需要較多的鉀。這樣才能使肥料發揮最大的增產效果。
3、根部施肥要適時適量。任何一種化肥都是一種鹽,施入土壤后會引起土壤溶液滲透壓的增加,當達到一定濃度后會造成對植物的鹽害,漬傷根系,使根系喪失吸水吸肥能力,結果造成植株萎焉、枯黃。因此,化肥的施用一定要與根系保持適當的距離。
4、含氯化肥要合理施用。含氯化肥是指肥料中含有氯離子(CI-)的一類化肥,如氯化鉀、氯化銨?,F在復混肥料的使用過程中,普遍認為硫酸鉀復合肥好于氯化鉀復合肥,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。氯(CI)也是作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,在北方地區,除煙草、茶葉施用含氯肥料對品質有影響外,在水澆條件好的情況下,只要做到適宜、適量施用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。同時還可降低生產成本。